服务热线: 18701894054
      成立6年 — 专注产品经理培训
2018 - 07 - 04
浏览次数:0
需求分析是通过需求收集获取的用户需求,选择一种业务导向的线索将零散的需求串联起来,进行业务分析、消除矛盾,并在业务分析基础上结合系统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最终形成方案和系统需求说明书的过程。需求分析总体分为8个步骤,按照顺序依次为:需求识别、业务流程/统计查询/接口分析、数据实体分析、角色及使用场景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数据割接分析、用户体验分析、非功能需求分析。一、需求识别需求人员在此步骤应该分析需求类别、需求复杂度和需求价值用来确定需求实施的优先级。1.需求类别确认:需求类别包含流程类需求、统计分析类需求、接口类需求,一个需求可能为某一类型需求,也可能包含多类需求。确认需求类别后应对每类需求的数量进行初步分析(比如流程类需求包含几个流程、统计分析类需求包含几个报表、接口类需求包含几个接口);2.需求复杂度分析:一般需求受理工作量在1-5人天的需求复杂度低,工作量在5-15人天的需求复杂度中,工作量在15人天以上需求复杂度高。(工作量表示需求受理全过程需求人员需要付出的工作量)。3.价值分析:需求人员收到需求后应根据收集需求内容初步分析需求痛点/目标、需求复杂度、业务重要程度确定需求价值,需求价值分析可参考如下模型:来自网络二、业务流程/统计查询/接口分析针对流程类需求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分析,统计查询和接口类需求可不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1.业务流程分为组织级、部门级和岗位级,部门级流程关...
2018 - 07 - 04
浏览次数:0
产品需求分析是在需求产生之后、产品实施之前的一个中间环节,他有很多工作是和产品策划重叠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需求分析和决策在策划的过程中就直接完成了,所以需求分析的工作往往出现在产品迭代过程中。新产品进入迭代周期之后,会收到各个方面的需求反馈,这个时间就会出现很多需求,因此就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和判断,决定需要实施的需求。通过上一篇介绍的理论流程,我们清晰了需求分析的流程方法,第一步我们先要对需求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需求的重要程度。对需求分类也是考验我们产品运营知识的一个机会,例如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号从原来的每月1条群发信息调整到每月4条,这个实际上属于运营类需求,再例如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支持微信支付,这个策略看着像运营类需求,但实际上应该属于功能类需求。对需求分类之后,我们就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和判断,主要考虑因素有三个,分别是战略方向、产品定位、用户需求。战略方向是一个很宏观的方向,这个方向没有明确的界线标准,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范围和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又细化成各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里需要实现的目标又是不一样的,因而需求分析和判断的时候,就要取舍决策。常见的战略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迭代阶段。在起步阶段的时候,注重核心功能的实现,快速推出市场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到了发展阶段就会进行功能扩展和完善,在这个阶段也会小范围的进行试错实验;到了迭代阶段的时候,产...
2018 - 07 - 04
浏览次数:0
在之前,我们已经谈到了如何去规划产品体验报告的思路框架,在报告的框架中,我们也涉及到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横向比较的内容,即竞品分析。但是毕竟产品体验报告的主题是“体验产品”,而非“分析竞品”,故而竞品分析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谈谈到底应该如何去做竞品分析,竞品分析报告的思路应该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做竞品分析的思路框架应该是这样的:(一)确定目的对于大部分事情来说,目的决定一切。竞品分析自然也不例外,一切不以“目的”为目的的竞品分析都是耍流氓!我们在做竞品分析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的目的搞清楚,否则很容易盲目,并且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做分析的时候也就会变得很吃力。那么,这个目的是什么呢?这个目的就是我们做竞品分析希望得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我们做竞品分析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说,竞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用来指导我们的产品的研发改进的,我们需要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市场行情,竞品的战略以及功能等资料信息,或者了解我们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然后得出一些有用的分析结论和获得一些新的产品切入点,从而借鉴于产品的研发和迭代,用来增强我们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占领市场的目的,有时候甚至可以为运营作参考。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当然,这个普遍性角度的说法还是有点空泛。那么从特殊性的角度来说,那么就要根据每个人每个公司当下产品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这里...
2018 - 07 - 04
浏览次数:0
7月20日,由爱尔威主办的以“从Idear到落地”为主题的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Binggo Cafe举办。此次见面会,缘由于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7月8日在淘宝正式上线的一款众筹产品--E3背包折叠智能车。这款产品凭借着独到的折叠方式,实现了在目前所有同类产品中折叠后体积最小、可轻松放置在定制背包中的Idea。在短短的10天时间内,众筹金额就达到了700多万的成绩,并吸引了超过25000多人次的支持数量,堪称智能出行交通工具行业的又一款爆品。这种火爆程度不仅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疑问。许多媒体向爱尔威公司发出邀请,希望能借助E3背包折叠智能车的成功,共同探讨中国智能行业、特别是智能出行行业的发展之路。不过,目前整体智能交通产品行业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该行业中摸爬滚打了三年多时间的爱尔威公司仍然自谦为行业中的小学生。所以,各路媒体在见面会上也都各自站在用户的角度,对爱尔威公司的理念和产品进行了深度的建议,这也为爱尔威公司和整体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方向与依据。其实,对于任何一家行业中的相关企业而言,只有坚持深入了解市场、了解媒体、了解用户,才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转化,将Idea转变为落地。让我们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智能出行交通行业的发展一起“点赞”。
10页次2/3首页上一页123>尾页


Copyright ©2018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